核心價值觀
同心 同德 同贏
質量理念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經營理念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引領企業持續發展,以誠為本,信譽第一
人才理念
人才是第一資本,有德有才重用,有德無才培養,無德有才不用
產品中心 / Product Center
查看更多
國網I型集中器
南網負荷管理終端
國網II型集中器
國網III型專變終端
國網II型專變終端
國網I型專變終端
國網I型集中器
特點
新一代載波集中器,功能齊全、兼容性好
優勢
DJGZ23-ZY93Z低壓抄表集中器是根據國網公司Q/GDW 1374.2-2013《集中抄表終端技術規范》和Q/GDW 1375.2-2013《集中器型式規范》的相關技術要求設計生產的新一代載波集中器,功能齊全、兼容性好

南網負荷管理終端
特點
功能齊全、兼容性好
優勢
FKGE3-ZY92G型終端是我公司開發生產的新一代專變采集終端設備,外形結構滿足南網公司《Q/CSG 11109006-2013 計量自動化終端外形結構規范》;

國網II型集中器
特點
整機模塊化設計,性能穩定,支持GPRS、CDMA和以太網通信技術,具有速率高、誤碼率低、通訊穩定可靠等特點。
優勢
功能齊全、兼容性、應用靈活。采用意法半導體32位高性能的Cortex-M3內核處理器,并植入穩定的UCOS-II實時操作系統,使集中器能快速完成采集與通信任務;

國網III型專變終端
特點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模塊化設計、液晶漢字顯示、菜單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友好,內置交流采集模塊,監測計量異常和竊電特征。
優勢
本終端采用工業級高性能32位ARM9微處理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模塊化設計、液晶漢字顯示、菜單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友好,內置交流采集模塊,監測計量異常和竊電特征。

國網II型專變終端
特點
液晶漢字顯示、菜單內容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十分友好;可采用GPRS/CDMA/3G/4G等多種通信方式,可靠性高。
優勢
本終端采用工業級高性能32位ARM9微處理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內部結構模塊化、連接線少;液晶漢字顯示、菜單內容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十分友好;可采用GPRS/CDMA/3G/4G等多種通信方式,可靠性高。

國網I型專變終端
特點
液晶漢字顯示、菜單內容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十分友好;采用優質電臺,可靠性高,發射功率5~20W可調。
優勢
本終端采用工業級高性能32位ARM9微處理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內部結構模塊化、連接線少;液晶漢字顯示、菜單內容豐富,操作方便,人機界面十分友好;采用優質電臺,可靠性高,發射功率5~20W可調。

行業動態 / Industry dynamics
查看更多
行業動態
前沿科技
-
根據相關報告,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市場規模將有所增長,產能、產量和需求量也將達到一定水平,以下是具體情況: 市場規模:預計 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市場規模將達到約 120 億元人民幣,且 2025 至 2030 年預計將保持年均復合增長率約 5% 的穩定增長。 產能與產量: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產能預計為 1200 萬臺,產量約為 1100 萬臺,產能利用率達 7%。 需求量: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需求量預計為 1000 萬臺,占全球比重約 35%。...
-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為提升供電服務智能化水平,日前,南方電網貴州都勻惠水供電局正式啟動全域智能電表升級改造工程。此次工程計劃今年完成1640個臺區設備升級,更換5.5萬余塊老舊電表,實現低壓臺區寬帶全覆蓋及高頻數據采集能力,以精準服務賦能用戶美好生活。
-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電氣化是能源結構調整、社會綠色發展及各種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支撐,而低壓電器則是實現電氣化不可或缺的一環。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接受中能傳媒記者專訪,暢談了他對推動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見解與思考。
-
根據相關報告,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市場規模將有所增長,產能、產量和需求量也將達到一定水平,以下是具體情況: 市場規模:預計 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市場規模將達到約 120 億元人民幣,且 2025 至 2030 年預計將保持年均復合增長率約 5% 的穩定增長。 產能與產量: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產能預計為 1200 萬臺,產量約為 1100 萬臺,產能利用率達 7%。 需求量:2025 年中國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需求量預計為 1000 萬臺,占全球比重約 35%。...
-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正在推動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標準化,擬對NB-IoT模塊的外形、封裝以及針腳定義等提出新要求。
-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正在推動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標準化,擬對NB-IoT模塊的外形、封裝以及針腳定義等提出新要求。
-
移動通信正在從人和人的連接,向人與物以及物與物的連接邁進,萬物互聯成為必然趨勢。
-
其實石墨烯電池與超級電容器的技術之爭由來已久。同是熱門的前沿技術,同樣備受關注被放在一起作對比在所難免。但這兩項技術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而且現在很多相關的研究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是“未來的泡沫”的虛幻感。我們只能期盼有更多的實際運用。